您的位置:首页 > 娱乐 >

世界微动态丨听乡音过大年:守护乡音,就是守护回家的路


(资料图片)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信息沟通的钥匙,情感交流的纽带。我国拥有官话、晋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徽方言、平话等十大方言,种类繁多、差异巨大。方言是延续中国人乡土文化血脉、寄托家国情怀、维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它不仅是地域性的交际工具,也是文化资源。自2006年起,我国一共发布过五批国家非物质文化名录共计3610个项目,其中约有1091项以汉语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作为载体来表达或传播,涉及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戏剧、曲艺和民俗等类别,这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在民间,方言被称为“乡音”,体现了老百姓朴素而又精准的语言文化观——乡音是乡愁的安放之所。

在阖家欢乐过大年时,乡音更是最富有年味儿的元素之一。如果能跨越地理的区隔、各地乡音欢聚一堂、共叙乡情,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在农历大年初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了以“方言”为主题内容的融媒体直播《听乡音过大年》,就为癸卯年春节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方言文化大赏。

乡音是“1”,各地的美食、年俗、曲艺、音乐以及七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所分享的过年故事是“N”,通过“1+N”的灵活组合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并实现了两大突破。

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 王莉宁(中)

一是通过融媒体直播,为“方言文化保护传承”这一严肃而专业性强的话题增添了趣味性和综艺感。七位嘉宾聊年俗、做游戏、演唱方言歌曲、用乡音送祝福,让各地最富有特色的语音、词汇和表达方式立体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东北的“嗯呐”、河南的“中”、山西的“切塔”、江浙沪的“结棍”、福建的“丫霸”、粤港澳的“好犀利”,或是川蜀大地的“巴适得板”,这些活色生香的表述镌刻着记忆中故乡的样貌、母亲的声声呼唤、味蕾上熟悉的味道,值得倍加珍惜。节目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受众科普了守护乡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

喜剧演员马旭东分享家乡习俗(右二)

二是为娱乐节目增加了知识性和文化性。七位嘉宾在直播间里听乡音、话乡情,这与我国古代的“会讲”相似,即不设主讲者,而通过多人发言、讨论的形式来实现知识交互。嘉宾中既有语言学者,也有主持人、喜剧人、音乐人,多元碰撞、互相启发,共同挖掘并阐释了乡音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根据嘉宾的分享,各地人民通过巧妙的“谐音梗”把食物名称转化为吉祥口彩,“步步高升”“年年有余”“蒸蒸日上”“大吉大利”等美好的祝愿也伴随着年俗代代相传;语言还能化解生活中偶然出现的窘迫感,过年时把饺子煮破了要说成“挣了”、不慎摔碎了器具要说“岁岁平安”“落地开花,富贵荣华”,西南地区名菜“毛血旺”则巧妙地用“旺”来抵消了口头说“血”带来的不安,折射出源自民间的智慧和豁达。可见,尽管各地方言南腔北调、千差万别,但都传递出了大同小异的文化心理,这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外在显现。

现场嘉宾参与方言互动游戏

然而,乡音最终的守护者并不是语言学家,而是语言使用者,只有青年人热爱方言、使用方言,她才能真正地保存并传承下去。如何让乡音之美从典籍或教材里、从偏安一隅的乡村里走向社会大众、走进青年人的世界里呢?大众传媒的参与和支持不可或缺。当前,媒体要以更蓬勃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积极地从乡音及其作为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汲取营养,利用融媒体技术平台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言文化节目,为利用乡音体现乡村新风貌的年轻艺术家们提供更宽广的舞台,挖掘并展示出蕴含在乡音中最质朴、最深沉、最接地气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希望能看到更多《听乡音过大年》这样的节目,守护好每一份美丽乡愁回家的路。

(王莉宁 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

标签: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