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娱乐 >

【世界新要闻】音乐聆听的主动与被动|争鸣

音乐欣赏看似是单纯的对音乐的喜好,但若细究起来其实是很复杂的审美行为。因为这关乎主客体的关系、音乐创作(作品)、音乐表演(音源)等因素和美学问题。王纪宴老师的《我们能持续专注于音乐多久》一文,予人良多启发。文中讨论的是欣赏音乐的注意力,涉及音乐会(特别是歌剧)观赏中观众的表现,也涉及音乐表演与音乐接受的关系等。人们对艺术的审美专注力是否有规律可循,在我们的艺术教育中应当是基础问题,显然我们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弱。其中,最值得深入讨论的是音乐审美的主体性问题,即音乐聆听中的主动与被动。平时,人们追求的是音乐的美不美、音乐的表现好不好,却常常忽略主体性因素,这直接影响人们的欣赏注意力和对美不美、好不好的直接判断。

所谓聪明,就是耳聪目明,“耳聪”被强调。可是,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视觉总是显得主动,听觉显得被动,是天生的功能性差异。民间寓言故事中常常将眼睛形容为精灵之物,而耳朵则是一对呆子。我想这可能是对耳朵最生动的讽刺,也说明人们一直存在对耳朵功能的刻板理解。其实,眼睛、耳朵是人的不同感觉器官,他们分别为人的生存实现不同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聪敏的耳朵是人的天赋,也与后天的培养有关,既是被动的音波刺激耳膜,也能自觉调动听觉神经对外界刺激保持警觉。倾听,就是有心理准备的主动性听觉。音乐的聆听是审美的需要,而审美行为一般是主动的内在心理需求。因此聆听音乐,常常都是主动的,听演唱(奏)会、听CD(音响)都是主动的行为,从耳朵到听觉神经都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当然,为适应耳朵的听觉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无论是言语还是音乐,都要顺应耳朵的天然要求。譬如,要在一定频域内进行,要在色彩、和声的谐和度上保护、顺应、讨好耳朵。也就是说,耳朵有高贵的一面,需要听顺耳的、好听的声音,却又天生“呆痴”,不能像眼睛一样主动开闭,显得被动。但是,对于音乐的审美专注,耳朵却是主动的。可以说,聆听音乐时主动与被动将直接决定审美效果。


【资料图】

一般而言,背景音乐、环境音乐、广告音乐和部分流行音乐是商业功能为主的音乐,被动聆听足够。所谓的“洗脑”,往往也是在被动的状态下完成。艺术音乐为的是怡情表意和追求品格,精神诉求强,在美学上主张的是主动聆听。因此,音乐会音乐都习惯于正襟危坐、全神贯注,显得很严肃,其实就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和对主动聆听的强调。

能对音乐的音响关注多长时间,实际上就是聆听主体的能力体现。这种能力的结构,包括主观能动性、经验、悟性和兴趣等。那么,人们的音乐听觉注意力有没有相对客观的指标?相信是有的,必然存在一定的阈限与自然规律。还跟人的年龄层次有关,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于大人较短,对相对复杂的对象,在注意分配、注意转移等方面差别更大。恰好音乐的艺术性表现需要调动多方面的听觉注意。音乐欣赏课常常困扰一线的老师,恐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法调动学生主动聆听的积极性。

同时,我们也应当知道人的主动与被动不是绝然分开的,在聆听行为中表现为互为作用的关系。主动聆听,除了侧耳、竖起耳朵、聚精会神等生理上的不自觉表现,还要在聆听环境、氛围、聆听对象的选择上有主动的要求,这些是积极的态度就可以做到的。但是音乐的主动聆听更重要的是对音乐的专注,并随乐而动,即一种能力。这是需要培养的。音乐教育一定程度上就是培养这种能力,除了对音乐作品的了解、接受,也要对音乐的优劣有甄别能力。

5分钟之内的歌曲或器乐小品,音乐信息单纯、美感集中,需要信息处理的理性参与不多。面对这类音乐仅凭直觉与经验即可做到主动欣赏,人与人的差别极小,甚至是凭着无意注意就能收效满满,也就是常说的“直接满足”。商业性的流行音乐将3分钟作为一个临界点就是这个道理,充分利用的就是人们的“直接满足”。而对于规模较大的、信息复杂的音乐作品,听觉专注力就需要一定的意志支持,才能充分感受、把握音乐的美感构成,达到“延迟快乐”的效果。

现实音乐生活中,人们的聆听大多是被动的,尤其是对陌生的聆听对象。这时人们的审美反应很直接,但也可能很片面,欠缺整体性把握。主动的聆听一般是发生在具有一定音乐审美能力的乐迷身上。主动聆听是参与感较深的艺术审美,可以有效调动身心积极响应,甚至在长期的聆听习惯中形成对音乐的依赖和“上瘾”,音乐对主体也就具有更多的意义,虽然未必与专家的阐释相一致。

音乐教育无非是培养音乐的欣赏接受者,而且要在教育过程中实现教育对象从被动接受者向主动接受者转变。如果一直都是被动的聆听者,那么教育效果一定有限。观察一个琴童的演奏状态就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被动的演奏显得心不在焉,积极主动的演奏则会发出强烈的感染别人的信息。对音乐的欣赏者而言也一样,聆听一定要积极主动,有时甚至觉得听得“很辛苦”,却也淋漓尽致。音乐审美理论中有“音乐欣赏是第三度创作”的说法,也就是这个意思。在欣赏者这里,主动聆听是一种创造性的接受,或者说是在接受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品质。

当然,我们也必须明白,音乐艺术有其特殊性,聆听注意不是瞎用劲、不得要领地蛮听,而是需要针对不同音乐,敏锐、恰当地感知其中的美感要素,关注其美感呈现的规律。如此方能收获真正的审美快乐。

麦琼/文

标签: 流行音乐 音乐教育 音乐表演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