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娱乐 >

环球微动态丨母亲从17岁被人称为“阿庆嫂”,一直到70岁

母亲最近的50周年高中校友会可谓盛况空前,几个男生成立了筹备委员会,各自分派了任务,召集同学的、策划文宣的、采购纪念品的、收钱做账的……井井有条,忙而不乱。几个女生一合计,别的忙帮不上,我们出个节目吧。大家似乎心有灵犀,首选就是沪剧《芦荡火种》的唱段“办喜事”。《芦荡火种》是样板戏《沙家浜》的前身,阿庆嫂这个大IP,常熟人信手拈来。而对于母亲,“阿庆嫂”这个称呼更是跟随了她大半辈子。


(资料图)

17岁那年,扎着两个小辫的母亲正读高中,风华正茂,又是文艺积极分子,有一天,文艺老师郑重把她叫到办公室:“我们有一个重要任务交给你,学校准备排样板戏《沙家浜》,这是我们常熟人自己的样板戏,需要到各乡各村巡回演出,希望你能扮演阿庆嫂这个角色,这是个非常艰巨又光荣的任务。”演刁德一和胡传魁的同学,都是一条街的邻居,文艺老师就住对门,选角也有一些私心,这几个孩子看着长大,都不差,要排练了,站在街当中喊一声,孩子们吃了饭抹抹嘴巴就来了。

母亲跟着老师学了几天,电台里因为天天播,不会唱也能跟着哼哼了。学校没有经费,新四军的衣服,是从公社轧花厂讨来的装棉花布袋,染了颜色,十八个伤兵,这位全能的文艺老师踩着缝纫机一人给缝了一件。阿庆嫂的戏服,蓝印花布,江南乡下最为常见,也不难。接下来是解决化妆问题,我们可是正规的戏剧班子。这位神通广大的文艺老师笑眯眯掏出了一瓶墨水,来来,“新四军”先来,流水线一人两条“剑眉”,阿庆嫂都无法幸免。老师又掏出了一刀裁成小块的红纸,让女生用嘴唇抿一下,这就是阿庆嫂的口红了。布景也不含糊,因为背景是在江南沙家浜芦苇荡里,老师画了芦苇,找来几根木头,把芦苇粘在上面。这就是沪剧所唱的“芦苇疗养院,一片好风光”了。

表演任务急,这群十七八岁的孩子在多面手老师带领下,战战兢兢准备上台了。

站在舞台边上候场,往下一看,母亲差点没魂飞魄散。整个戏园子座无虚席,还有站在边上的,一千多号人,伸长了脖子,等着看自己公社排练的《沙家浜》,我们自己的阿庆嫂。

胡琴一响,大幕一开,母亲来不及逃了,眼睛一闭,就冲上了台。这舞台也太大了,似乎聋了,完全听不到伴奏声,心里别别跳,只顾着自己唱,一心只想把老师教的全部唱完赶紧下台。所有演员都是这个心愿,整台戏荒腔走板,台上也没音响,每个人扯直了嗓子吼。乐队拼命地想跟上唱的人,无奈,“离谱”万里,偶尔双方能合上几句,大部分时间都各自精彩。

演出虽然业余,首场反响不错,大家热情高涨,就此开始了各个大队的巡回演出。前前后后,少说不下好几十场。有些地方交通不便,大队书记派了联络员,摇了船接这个“娃娃戏班子”进队。到了大队里,大喇叭一喊:“《沙家浜》来大队演出啦!”村民们扔了锄头,丢下饭碗,四处涌过来。露天搭个台,大家站着看戏,虽然吵到完全听不出孩子们在唱啥,光是看这表演,村民就觉得满足。戏演完了也没有报酬,有些大队会招待吃顿饭,有些大队临走每人抓把瓜子,孩子们特别高兴。有些地方村民争先恐后要拉“阿庆嫂”去家里吃馄饨,让年轻的“阿庆嫂”受宠若惊。

母亲就这样,从17岁被人称为“阿庆嫂”,一直到70岁。

50多年过去了,这期间,热爱文艺的母亲有数不清的机会穿上阿庆嫂的衣服,出入于各种表演场合,有唱京戏,更多的是唱沪剧,毕竟是江南人,沪语更亲切。“办喜事”“芦苇疗养院”都是拿手好戏,但是全本地演完整场,却再也没有过。前几年沙家浜镇在招募形象代言人,她还一度跃跃欲试,这“戏瘾”还没过足。

我在自己单位的年会上,也和同事表演过“办喜事”。不需要多排练,大家心领神会,穿上衣服,胖的瘦的高的矮的,江南这片土地上,活跃着各式各样的阿庆嫂。在沪苏浙一带,各种场合,只要是来上一段阿庆嫂“办喜事”,就像打开了一个喜气洋洋的开关,全场气氛就暖了、欢乐了,这是属于江南人特有的“欢乐今宵”,阿庆嫂一上场,就要“办喜事”了。

该上场了,母亲整了整蓝花布衣服和围兜,扶了下眼镜,挺直腰板,摆出功架。阿庆嫂头发白了,眼也花了,可是精气神还在。舞台小了,观众少了,也没了热闹却不靠谱的乐队,但台下同学们举着手机或站或蹲,各方位机位早已就位,还是50年前那些热切的眼神,音乐响起,又回到了17岁的那一年,阿庆嫂,上场了!

栏目主编:孔令君文字编辑:陈抒情题图来源:东方IC图片编辑:雍凯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标签: 芦荡火种 各式各样 最为常见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