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娱乐 >

全球热讯:上海沪剧院90后演员挑大梁,传承版《碧落黄泉》首演


【资料图】

“《碧落黄泉》作为沪剧经典,几代演员因它走红。它的唱腔、念白、角色、气质都是西装旗袍戏的代表。年轻一代沪剧演员尽早体验沪剧的根基,去爱护、传承它,才能更好发展。”导演沈刚说。12月15日,沈刚执导、上海沪剧院90后演员挑梁的传承版《碧落黄泉》,在浦东新区群艺馆首演,为传统戏曲赋予时代表达。

《碧落黄泉》是沪剧西装旗袍戏代表剧目之一,讲述民国时期一对大学生凄美的爱情故事:汪志超与同学李玉如订有婚约。同学金彩雯单恋汪,凭借其父权势,趁汪父挪用其经手款项,对汪施加压力,汪为其父而违心与金家联姻。此时,李玉如因拒兄嫂逼婚而出走,不幸遭车祸入院抢救。汪、金成婚之日,汪收到李的“贺信”深感内疚,急赴医院与李互诉衷肠,李含恨而逝。

《碧落黄泉》首演于1946年,由王盘声、凌爱珍、王雅琴主演。许多剧团整理演出该剧,袁滨忠、韩玉敏等艺术家也曾演出《碧落黄泉》。上世纪九十年代,沪剧演员朱俭、钱思剑、居峰、程臻、吉燕萍等担当主演,由沈刚执导。如今,传承版《碧落黄泉》交由新生代演员丁叶波、王祎雯、洪豆豆、郜逸萍、陈丹妮、朱麟飞、韩朝群、杨嘉伟、陆敏、施佳杰、林金杰、朱君尧、吴嘉倩、李正杰、周一凡接棒。沪剧院再次邀请沈刚担任导演,为青年演员复排。

《碧落黄泉》最著名唱段“志超读信”最初由“王派”创始人王盘声演绎,风靡上海,至今仍为戏迷传唱。浦东群艺馆舞台上,当“志超,志超,我来恭喜侬……”这38句唱词响起,观众打着节拍、跟着哼唱,为丁叶波拍手叫好。经典唱段“花园分别”“玉如临终”等都在剧中再现,收获观众好评。

沈刚通过研读剧本、深入分析人物的感情线、命运线,帮助青年演员加深对角色的理解。“老一辈沪剧艺术家在沪剧进入西装旗袍戏阶段后创作《碧落黄泉》。”它也是沈刚的导演处女作,将其从老版三小时缩减为两小时,加入诗意内容,衬托男女主角的爱情。“当年沪剧院把最好力量投入《碧落黄泉》,有三组演员同时竞争。”

沈刚着力于指导青年演员解读角色。“传承版《碧落黄泉》全部是同龄人演,沪剧班的同学演爸爸妈妈。他们很好学,能够把这出戏真正的韵味唱好,很不容易。”沈刚要求年轻演员不要纯粹模仿前辈唱腔,“每个演员塑造人物,一定都不一样,比如汪志超与李玉如毕业,两人很开心,有一段打闹戏,年轻人和老艺术家的动作相比,有新的时代感。传承版有激情,让现在的观众更好代入。”演员团团长钱思剑表示,传承经典是为了让青年演员在实践中成长,通过表演、念白、唱腔收获前辈的经验,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碧落黄泉》犹如教科书,要求我们打好基本功,丰富舞台实践。”扮演汪志超的丁叶波第一次主演全本《碧落黄泉》。他用了两个多月研究王派唱腔,“流派与流派之间,会有借鉴和共通的地方,前辈艺术家王盘声把生活化的台词变得像讲又像唱,启发我的表演。”

丁叶波对经典唱段“志超读信”尤其花心思,“不少观众带着期待到剧场,就是为了看‘志超读信’。这段赋子板越来越快,但并不是每句情感都很强,而是有强弱渐变的过程。”在舞台上叫自己的同学爸爸、妈妈,丁叶波坦言一开始不习惯,“通过不断练习,现在我演戏时,会想到自己与爸爸妈妈的很多生活画面。”

王祎雯饰演李玉如,“我对角色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比如长兄如父。”《碧落黄泉》最后病房重场戏曾让王祎雯担心拿不下来,“导演鼓励我,情绪铺垫好了,只要安心地、稳稳地把前几场戏感觉演绎出来就行。但他觉得,我在嫂嫂逼婚时表现的热度不够,让我多听听老艺术家录音,增加力量感。我反复听录音,从很小的地方做起,一字一句抠,获益良多。”

栏目主编:施晨露文字编辑:施晨露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标签: 碧落黄泉 上海沪剧院 爸爸妈妈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