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娱乐 >

数字技术如何改造当代电影?如何实现电影艺术与科技共振?专家热议技术两面性:环球即时看

数字时代的当下,技术如何改变电影的创作流程和制作方法?又如何平衡电影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实现艺术与科技的共振?在日前举办的2022·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艺术与科技共振:数字技术时代的电影·美术及其未来发展”学术论坛上,国内多位学界资深专家、一线创作者解析了数字技术与电影文化相关议题。

▲正在观看电影的观众。


(资料图)

技术书写电影的更多可能

AI技术、云端制作、云端渲染、虚拟拍摄……数字技术赋能下的电影行业正改变传统创作流程和制作方法,大大提高影视场景造型的深度与表现力。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孙承健表示,数字视觉技术已将当代电影推进至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运动捕捉技术成功将运动数据赋予了数字角色;卷积神经网络、GAN生成式对抗网络等深度学习算法,能够模拟人脑神经元的工作方式,有效地驱动数字角色的行为、控制数字角色的表情甚至是微表情的变化;虚拟摄影机可以超越各种物理限制,在虚拟空间中自由地穿梭、运动;现场监视器内得以实时地呈现最终合成的影像画面。

此外,数字技术让影视生产从“现场拍摄+后期制作”向“后期制作+云制作”转型,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比如通常我们看到的影视作品里的特效,都是先通过绿幕拍摄,再通过后期制作完成。而在虚拟拍摄里,数字场景直接在LED屏幕上投映,再通过实时引擎的渲染与摄影机追踪相结合,将真实人物与虚拟的场景、角色和光影效果融为一体,实现“所见即所得”。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电影剪辑学会会长周新霞亲历了从胶片时代剪辑到电脑剪辑的发展过程,切身感受到数字技术给剪辑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在胶片时代,很多细节是难以想象的。我们很少能够做到用特技表现多样的视觉奇观。现今数字时代,这些技巧可以在电脑上轻松便捷地完成。周新霞说,技术还带来了剪辑思维的革新,不再拘泥于基础的时空转接、动作连贯的剪接概念,而是思考如何将人物的心理情绪外化。

电影美术指导、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获得者李淼表示,数字技术极大提高了美术师的工作效率,能更大程度实现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比如《独行月球》筹备之初,我们首先制作了3D数字模型,并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实体模型。3D打印技术速度非常快,不依赖雕塑师,且容易修改。”开心麻花导演张迟昱以虚拟拍摄为例,说明新技术的运用让整个创作过程变得非常直观,提高了摄制的容错率,他建议类似自己的年轻创作者可以多多尝试。

技术应服务于电影本体

技术的发展给电影创作者更多契机与可能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疑问。“传统电影美术使用的置景、搭景有尽量真实的实物,在虚拟环境中,怎样建立观众对真实的信仰?在游戏电影化、电影游戏化的美学出现后,电影的质感是否会出现同质性?”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啸涛问道。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建华认为,新材料的使用使得工业质感的要素代替人工质感的要素,虚拟拍摄中LED大屏与实物相结合的拍摄方式都让人反思技术对于影像真实感的影响。正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院长吴冠平所说,电影不仅要让观众相信看到的是真实的,也要让他们相信这些真实是具有精神性存在的,这是电影这门艺术的灵魂性因素。数字化时代如何建立”观看的信仰“仍需要创作者不断摸索。

此外,在技术带来的视觉震撼与奇观之外,电影的故事内核与思想底蕴仍是技术所撼动不了的主体。如何让技术更迭服务于电影本体语言?《爱情神话》导演、编剧邵艺辉以《爱情神话》中的空间美学和美术构想为例,说明电影中的美术设计和摄影应该要和故事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单独服务于好看的画面和景观。“因为每个人都只能生活在自己有限的经验中,我们对上海的理解都是片面的。所以我没有拍城市全景,甚至没有拍一个空境,只希望每一个镜头都是言之有物,是和故事有关系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研究员孙萌表示,技术的目的在于使人们创作活动变得直观、自由、更富有人情味。“数字时代的电影应该在客观现实与主观现实、技术革新与艺术创造、形式华美与内容丰实、震惊体验与韵味悠长等两极之间找到恰当的契合点与平衡点,求得完美的融合与统一,才能创造出具有恒久生命力的艺术精品。”

作者:本报驻京记者 彭丹

图片:新华社

编辑:江胜信

责任编辑:陆正明

标签: 数字技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电影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