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娱乐 >

自然鸟、AI鸟、机械鸟、神话鸟……在“彼岸”闻鸟鸣3环球聚焦


(相关资料图)

一段疫情期间清晨录下的鸟鸣声,唤醒了青年钢琴家俞湘君首创的“钢琴超媒体”系列音乐会彼岸4.0的第一声。11日、12日晚,彼岸4.0音乐会亮相YOUNG剧场,以钢琴与视觉艺术联动的方式,带领观众在音乐中游历乡村、旷野、树林、山川,沉浸于四季风景的交替轮回,一起仰望星空,聆听天籁鸟鸣。

演出挑选的钢琴作品涵盖不同的文化与时代背景。约翰·凯奇的《4’33”》是一部当代音乐的划时代作品——这部作品,就是一个长达4分33秒的休止符,无声,钢琴家坐在钢琴前,不弹。选择这样一部作品上演,新媒体艺术总监达彦表示,用这样戏谑、幽默、有点强制的方式,是希望观众可以用心地去聆听周遭的声音,哪怕是噪音。视觉上,观众看到了非常丰富的鸟类影像,它们来自上海自然博物馆过去十年收集的鸟类爱好者拍摄的城市鸟类视频,4分33秒的时间码,被很强调地放在画面中央。

46段鸟类视频画面,在达彦的数字化处理后随机播放,由现场的声音决定它们哪一段会被率先放出来。而且画面会和声音产生互动,如果现场出现了声音,鸟类的画面就会变得浑浊而模糊,如果现场非常安静,那么画面也会更加清晰。《4’33”》无声的三个乐章,由俞湘君通过开合钢琴盖来完成乐章的转换,而琴键,始终未曾动过。

由作曲家秦毅创作的《META鸟歌》紧随着无声的乐章上演,作品由真实的鸟鸣及与其有数据映射关系的钢琴声引入。随之,通过智能技术分析、合成的人工鸟鸣逐渐占满整个声音空间。钢琴家的音乐呼吸与纯机器算法生成的“META鸟歌”最终取代了来自真实世界的鸟鸣。秦毅意在以此隐喻人类对于新技术的狂热追求及对于自然本源的追问。顺应真实的鸟鸣声,达彦用AI技术打造出了虚幻的视觉形象,鸟的形象也在不断变幻,最后以唯美的意境收尾。

法国作曲家梅西安不仅是音乐家,还是一位鸟类学家,在他的《前奏曲》系列曲目中,观众开始感受到《鸽子》《不可触及的梦中之声》《风的倒影》,待到演奏到《鸟鸣集》,影像延续了真实的鸟类影像与AI鸟类的形象,并加入了手势,随着音乐的演奏,好像有一只手在扰动画面中鸟的形象。曲目结束后,神秘嘉宾——一只机械鸟会从舞台上飞过,金属的身形闪闪发光,翅膀抖动的时候有一种科技的梦幻感……(新民晚报记者 赵玥) 

标签: 视觉形象 智能技术 画面中央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