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电影资讯 >

一度被认为是最会操盘IP的导演之一 陈思诚《外太空的莫扎特》为何遇冷了?

从《唐人街探案》到《误杀》,陈思诚一度被认为是最会操盘IP的导演之一。

3部《唐探》,85亿;把翻拍作品做成10亿+票房IP,他也是第一个。

所以,在这个冷淡的暑期档,《外太空的莫扎特》(以下简称《莫扎特》)曾被给予厚望。

但现实是,上映5天,票房未过2亿,预测总票房只有3亿+。日票房甚至不如上映将近一个月的《人生大事》。

甚至口碑也达到了陈思诚作品最低谷——豆瓣4.8分。

《莫扎特》准备好了一个全民向IP所应该拥有的一切——合家欢、暑期档、三部曲、衍生品。

但也许正是这份让IP思维凌驾于内容之上的野心,让它失败了。

01 到底拍给谁看的?

“《唐探》有一个问题是它的故事内核还是比较锋利、有棱角的,而《外太空的莫扎特》更包容、更亲子向,更适合青少年,它是可以无处不在的一个IP。”陈思诚在接受采访时说。

为了打造一个全年龄向的作品,他让《莫扎特》变得更加柔和、童趣、梦幻,但最终却导致了电影的受众定位不清晰。

电影中那些童趣的部分,对于成年观众来说显然有些幼稚。

可以无限拐弯的足球,飞去长城的乐高船,拿着自制武器大战反派的主角团……很多剧情都是儿童片套路。

剧情幼稚,部分情节、人物也缺乏逻辑。

随便怎么踢都能自己射门的足球,全场初中生没人觉得奇怪;庞大、显眼、直接从地上起飞的乐高船,被全民认成不明飞行物。

过于浮夸的剧情,让喜剧变成了闹剧,全年龄合家欢变成了10岁儿童片。

但从儿童片的角度看,《莫扎特》又有很多成人的部分。

外星人把校霸“胖虎”变成美少女战士,吹掉学校男神头上的假发片、脱人家裤子,此类恶趣味与童趣背道而驰。

电影的主线,父子代际沟通问题,针对的也是成年观众——“家长也能反思自己教育上的一些偏颇。”陈思诚说。

同样,以儿童片的逻辑,主角的年龄设定也有些大了——14岁、1米8+的荣梓杉更像青少年,而非儿童。

实际上,这恰好是陈思诚想要的效果。

他希望主角是“半熟少年”,介于成熟少年和青涩男孩之间,有淡淡的情愫。

“像我很喜欢的一些片子,《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教室别恋》,包括我看过十几遍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我都觉得我很喜欢那个年龄段的男孩,那种躁动的青春期很有代表性。”

只能说,这种躁动的青春期、青少年视角,和儿童片所追求的童真、无暇,本质是冲突的。

糅杂了童真冒险、青涩初恋、家庭教育的《莫扎特》,看似网罗了全年龄受众,但最终可能一个也没抓住。

02 离普通人生活太远

让观众大笑、大哭、感同身受、产生强烈共鸣,是如今的票房密码。

陈思诚之前做到过这一点。

《误杀》系列主打阶级矛盾,核心叙事是被强权压迫的父亲奋起反抗,保护家庭。

它输出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底层对资本、官僚的反抗,掺杂着生离死别的亲情,既映照了当下的时代,也能让普通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所以即便《误杀2》口碑不佳——豆瓣5.7分,也获得了11亿票房。

而这一点情绪冲击力,在《莫扎特》中也消失了。

电影描绘了一个平行世界里的北京。

黄渤饰演的父亲任大望,设定是保险推销员,一个生活相对拮据的小人物。

但对于他辛苦推销保险的描绘,仅限于开头打的那几通电话。

大部分时候,他们一家住着精装修的宽敞大房子,足够放下一架钢琴,有钱请名师一对一上门教课。

初中生任小天,看上去也没有任何补习、考试、升学的压力,他有充裕的时间和外星朋友冒险。

但此时此刻,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明星的考编问题激起千层浪,内卷、海淀妈妈、躺平、做题家、上岸等关键词被频繁提及。

而电影中的这对父子,既不需要冲破阶层的禁锢,也没有和时代情绪产生任何勾连。

他们唯一的烦恼是如何选择兴趣爱好,弹钢琴?还是搞天文?

这样的冲突、矛盾与痛苦过于“高级”、轻飘飘,甚至是空洞,很难让普通观众共情。

它刻意变得不锋利,也没有棱角。

但剥离了阶级、现实的《莫扎特》,最终离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远,也没有输出任何一种强烈的情感。

03 太成人化的玩偶

电影之外,对于IP来说,《莫扎特》另一失败之处在于,玩偶的形象太成人化。

实际上,衍生品是IP很大的收入来源。

世界上最赚钱的那些IP,从Hello Kitty、米老鼠到《星球大战》《哈利波特》,商品销售额都占了总收入的很大一部分。

赚了700亿美元的星球大战IP,其中商品销售额就有422.17亿(2020年12月数据)。

陈思诚也想吃下“衍生品”这块蛋糕。

采访中,他说,“我觉得这种毛绒玩具无论是从衍生品开发角度,还是青少年接受度的角度上看,都是最容易实现的,并且是可能做成系列的。”

电影上映前,莫扎特玩偶就已经发布了。

但《莫扎特》的衍生品效应,远远不如玲娜贝儿、冰墩墩、哪吒,甚至是前阵子未在内地上映的《青春变形计》红熊猫。

观众更喜欢什么样的玩偶?

在以往很多有可爱玩偶的电影中,玩偶几乎不会说话。

从《E.T.》《长江7号》到宝可梦、凯蒂猫,包括迪士尼乐园里的所有玩偶,都不会开口说话。

即便是那些能说话的萌物,基本也以稚嫩、可爱的童声为主,比如《青春变形记》里的红熊猫。

玩偶最好是可爱、天真、单纯、卡通化的,留有一定想象空间,寄托儿童美好的幻想。

但莫扎特首先从声音上就被框死了——这是能发出成熟男性声音的玩偶。

观众甚至可以想象,在这个看似丑萌的玩偶背后,大概是一个中年男人在操控着他。

莫扎特的很多小表情,也非常成人化,挑眉、坏笑、眨眼……

据导演说,这个玩偶的动作捕捉,最终采用了他、戴墨(《误杀2》导演)和陈昊三人的表演。

孩子们期待童年有米老鼠、迪士尼公主的陪伴,但真的会憧憬一个会挑眉坏笑、一口成熟男性声音的玩偶吗?

陈思诚是一个野心家,非贬义。

他渴望做一个全年龄向的IP,渴望打造一个新的三部曲,渴望把电影做成文化符号,获得票房外更广阔的收入。

但也许正是这种野心,最终牵制了他。

不用着急一口吃成个胖子,也许像《唐探》那样,用第一部稳住口碑,再慢慢完善,才是最好的办法。

不然,即便准备好了IP所需要一切,观众也不会再买账。

标签: 外太空的莫扎特 冷淡暑期档 唐人街探案 唐人街探案陈思诚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