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电影资讯 >

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专家观摩研讨会开启

11月24日,由新华社荣誉出品,新华网、北京精彩、北京人杰、华录百纳联合出品的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在北京举办了专家观摩研讨会,影片主创与来自学界、电影业界和新闻界的各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热烈讨论。

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专家观摩研讨会合影

与会专家认为,影片作为对扶贫攻坚这段伟大历史的艺术呈现,无论是其在大时代背景下的价值意义、新闻电影融合的创新表现手法,还是所表现的当代青年的奉献精神、极具共情感的真实故事等都值得称赞。不少专家表示在观影时“内心翻涌”“忍不住眼泪”,盛赞影片“直击人心,令人震撼”。

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以“第一书记”为引,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们的“情感记事簿”,是脱贫攻坚战场上的精神丰碑,是为下一代留下可供追寻和回望的脚步与精神。

此次会议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北京精彩时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融合创新艺术手法 承载时代记忆

北京精彩时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总制片人、总发行人,该片出品人兼制片人张苗分享了创作初衷。他用“时代的良知”来形容第一书记这个群体,作为一个电影人,他觉得自己有职责和义务,把这个时代下“最真实最质朴的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好故事保留下来,用电影与新闻融合的形式,将这些真实与感动的时代影像,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部影片历时三年,在他看来,离不开中宣部、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局的大力支持,离不开电影人和新闻人的共同努力。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表示,新闻电影是一个新的拓展,这种拓展对于当下的中国电影是非常需要的。这部电影从本体上来说是一个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在有限的空间里塑造了非常生动的人物形象。从制作上来说,从3000多小时大量的素材中挑选出来的,是一部诚意十足的致敬之作,也是一部优秀作品。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认为,影片站位脱贫攻坚这个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题材,通过原生态的村庄、边疆村寨的空间人文、有层次的人物塑造、克制的抒情和现实生活的整体呈现凸显了影片的真实感,保证了故事的整体性,实现了纪录片的艺术良知。电影在表达感情上非常克制,高度尊重了纪录片真实的意志。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博导戴清认为,电影摈弃了情景再现、画外音等纪录片的常见手法,采用了融入式的创作模式,是新闻纪实电影的一次创新性尝试。电影具有较高的艺术境界,将自然的分寸感和诗意的抒情自然融合。打开了观众、创作者和影片的主人公、村民的情感通道,实现了精神意蕴的表达。

讲好中国故事 用真实震撼人心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会长梁刚建表示,这部电影用鲜活而非说教的态度,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鲜活的形象、鲜活的故事告诉了观众扶贫攻坚到底是什么、是怎样做的以及对子孙后代有怎样的影响。“影片中的扶贫书记是超乎想象的年轻,大部分都是二十多岁到四十岁”,他认为,这个群体是非常鲜活的追求精神理想的例子,能够激励当下的年轻人。

“这是一部直击心灵的一部电影,令人震撼和感动。”《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表示,影片用真实的影像和人物进行了最真实、最质朴的情感传达,能让观众产生深刻共情。通过心理、情感刻画,告诉观众第一书记并不是万能的,是非常真实的还原,让人感受到真实的力量。她认为,“第一书记”将成为历史的一个专有名词被流传,这部电影注定是一部能留得下的作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审祝晓风表示,影片将第一书记们扶贫的艰辛、脱贫前后的鲜明变化真实展现,将共产党员的精神、中华民族的伟大展现出来。透过电影,能看到几千上万个第一书记深入基层,能看到这背后党组织的力量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向上力量。

顺应时代号角 传达纪念碑式价值

脱贫攻坚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认为,这个电影具有纪念碑式的价值,侧面给脱贫攻坚这段伟大史诗作出了历史性的切片,是人类文明新形态集中的艺术呈现,具有人类学和社会学文本的价值。从历史、家国情怀、生命的尊重方方面面做了价值书写。除此之外,电影通过黑白镜头反差带来的强节奏感、艺术工匠式的肖像镜头表达带来的感染力、诗意的镜头表达,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表达,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原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在最后总结中指出,该片是一部“值得留下来”的作品,是一部“方方面面每一个创作环节精心打造”的好作品。不论是题材选择、人物塑造、镜头的运用、色调的转换、音乐的铺陈,都能看出整个创作团队对电影的精心打磨。对于“这部非常难得的影片”,期待能有非常好的社会影响!

标签: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