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游戏 >

今亮点!收购狂潮之下,EA 最终会“花落谁家”?丨篝火

*本文为作者投稿,不代表篝火营地观点

2022 年或许不是公认的游戏大年,但一定是游戏厂商的收购大年。

今年,除了微软和索尼在疯狂圈地,Embracer Group 和 Take-Two 等大厂也正高举着钱包扩大自己的势力。今年,前所未有的资本运作影响着游戏行业,谁也说不好自己喜欢的厂商会不会成为下一条收购头条新闻里的主角,而在这些可能成为主角的厂商中,EA 则是近段时间里被提及得最多的一个。


(相关资料图)

就目前来看,面对巨头们虎视眈眈的收购意向,EA 似乎也并不忌讳,早前还曾公开表示,如果被收购对公司有意义,自己会支持收购。这言外之意也很明显,在资本的浪潮下,EA 是想迎着巨浪而行,甚至是踩着冲浪板骑在巨浪之上的,不过在此之前,更让人好奇的是,作为老牌大厂的 EA,为什么会突然动了想被收购的念头,心里又打着怎样的算盘呢?

资本运作,EA 是老玩家了

可以肯定的是,对于收购这事,EA 可不是什么新手。回过头看,从 1993 年收购 Origin 开始,EA 在这 30 年中一直都在通过收购实力不俗的工作室来提升自己的实力,将自己从一个小发行商拉扯成北美前三的发行巨头和实力不俗的游戏公司。

不过,原本涨势良好的情况在最近的财报中也显露出了一些问题,这或许也是让 EA 思考被收购可能性的主要原因。

根据 EA 2022 年的财报数据,其财年营收为 70 亿美金,但净利润却同比下降了5.73%。这可能与《战地 2042》的糟糕表现有关,但如果你继续翻看前几年的财报就会发现,不仅是今年,实际上在过去两年,EA 的利润都在持续走低。

▲EA 近 5 年的营收和净利润

利润走低的因素很多,或许是高投入的 3A 有太多不可预知性,也可能是 EA 高层传统艺能的瞎指挥和骚操作导致的结果,但无论是何种原因,都指向了一个结果:EA 迫切需要找到一个新的增长点来提高自身的净利润。

但另一方面,尾大难掉头的 EA 显然很难在常规操作上找到找到新的出路,像以往一样继续收购其他的工作室也不是当下的好选择,那不如来点不一样的,比如给自己找个肯花钱的爸爸?

不知道微软拟以 687 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的消息是不是也给 EA 带来了灵感,与其每年竭尽心力地研发年货和 3A 大作,不妨搭上一趟资本的顺风车,在填满钱袋子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研发预算,称得上一举两得。

不过接下来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EA 本身是否真的具备被其他巨头看中的优势?而那些巨头又真的需要 EA 吗?

收购者眼中,EA 的魅力

金主决定出手之前当然会对那家被收购的公司会有诸多方面的考量,我们不妨拿早前微软收购动视暴雪来简单举个例。

首先,动视旗下的《使命召唤》系列每年都有着稳定的 2000 万以上的销量,《使命召唤:战区》和同名手游的增值服务同样带来了不菲收入。与此同时,King 的《糖果传奇》等游戏拥有 1.24 亿的日活跃用户,营收也非常夸张,不比动视差多少。暴雪则拥有一众知名 IP 游戏,其用户群体的黏度极高。

由此一来,稳定的年货产出、数量庞大的知名 IP 大作、丰富的增值服务经验加上庞大的手游群体,这些都是微软看中动视暴雪并为其砸下重金的原因,就像微软说的那样,「此次收购将使微软在移动端、个人电脑、游戏机和云上的游戏业务加速增长,并提供搭建元宇宙的基石」。

再反观 EA,首先,在 EA Sports 旗下一堆的年货体育游戏中,《FIFA》同样有着稳定的 2000 万以上的销量,增值服务也不可小觑。其它如《UFC》、《NFL》、《F1》等系列也有着稳定的用户群体与收益。其次,《Apex》持续火爆的热度与营收能力不比《使命召唤:战区》差,手游版《Apex Legends Mobile》下载量已突破 2600 万次,以后也将会成为 EA 手游平台上的营收主力;再者,EA 在收购 Glu Mobile 和 Playdemic 后,两者一亿多的月活跃用户规模同样巨大;外加还有《战地》、《龙腾世纪》、《质量效应》、《星球大战》等一众知名 IP,EA 手上握着的牌可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动视暴雪,EA 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模拟人生》系列。作为社区模拟类游戏的鼻祖之一,拥有《模拟人生》系列的 EA,完全有能力将其在如今红极一时的「元宇宙」上做文章。

《模拟人生 4》进过多年的优化与更新,不俗的游戏品质确保了其有深度的可游玩内容。游戏内的虚拟货币能购买游戏内的日常物品、房屋建筑、雇佣服务等等内容,可以打造出拥有闭环模式的虚拟世界。而 60 多个官方大小 DLC 的内容与数不清的 Mod,可持续地为玩家提供庞大付费内容,进而发展出粘稠度颇高的核心用户群体。

虽说这个目前还是以单机为主的游戏并非是 EA 最核心产品,获得的资源倾斜并不多,可是一旦 EA 被巨头收购后,EA 完全有能力依靠巨头的资金和硬件技术,为其量身打造一个底子更好、盈利模式早已被市场验证的「元宇宙」产品。

本身就拥有可观变现能力的 EA,同时还拥有可延伸进入「元宇宙」的产品《模拟人生 4》,在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开始布局 Web 3.0 的大环境下,自然会被写入巨头们收购清单前列。

虎视眈眈的潜在买家

那么,在盘完 EA 身上可能会被金主看上的各种优势之后,下面我们不妨从巨头们近期的投资操作和利益考虑方面来细数一下,哪些有财力也有想法的企业最有可能将 EA 收入囊中呢?

微软

微软可以称得上是涉足游戏行业最深、经验最丰富的巨头,不仅手握海量现金也乐意收购有价值的游戏公司。不过在我看来,目前忙着动视暴雪收购案的微软可能暂时没有空闲、也不敢再去勾搭 EA,毕竟收购了北美第一发行商你可能还不构成垄断,但你连第二发行商都想一并拿下,可能就有点步子迈太大了。

苹果

苹果与游戏行业走得很近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所以如果有一天新闻头条上看到它收购了哪家大厂也不是什么怪事。不过就目前看来,从它推出的 Apple Arcade 游戏订阅服务和依靠 AppStore 分成就能有绝好的收益来看,苹果在游戏领域的发展策略可能会优先以手游为主。在我看来,即便库克对于元宇宙的潜力无比看好并表示苹果未来会进行相应的投资,相信他也更倾向去收购 Roblox 这个开始以手机为主打平台的元宇宙产品。

谷歌

谷歌在 2021 全球游戏公司收入排行中也榜上有名,位列第五,但同苹果一样,其中的收益大头依旧是分发平台带来的三成纯收益,并且主打手游市场。值得一提的是,在 EA 对于合作伙伴的要求中,他们希望对方允许 CEO Andrew Wilson 能够在被收购后继续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与此同时,谷歌却向来有着外行管内行的习惯,因此这两家的合作或许不会太过顺利。

不过,谷歌还是有进入单机市场分一杯羹的强烈倾向的。虽然 Stadia 云平台和自研游戏都算不上成功,但谷歌并没有放弃,这几年各个 3A 游戏宣发时,分发的平台 Logo 中始终都有 Stadia云平台的身影,如果谷歌高层想通了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EA 无疑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Meta

叫「Meta」可能有些玩家不太明白,还是叫原来的名字「脸书」吧。可以说,扎克伯格对于入局元宇宙的意向比上面几家都重,干脆连名字都改了,可见其决心有多大。不过 Oculus Quest 2 的成绩并不理想,砸了 100 亿美金打造的元宇宙游戏《Horizon Worlds》也俨然 PS3 世代的产物,完全没有「元宇宙」产品该有的表现。从种种方面来看,收购 EA 都不失为 Meta 的一个绝佳选择,但以扎克伯格相对强势的性格来看,我倒认为合作的可能性不会太大。

▲100 亿就做了个这?

迪士尼

虽然早前就有媒体表示,迪士尼作为潜在销售对象与 EA 进行了谈判,但我仍然认为他们合作的可能性其实不大。早在几年前,迪士尼就在陆续关闭旗下游戏工作室,自身的 IP 除了儿童向的游戏外,基本都是授权给其它工作室进行制作,比如「星战」就给了 EA 打理,按照这个套路,迪士尼与其花大价钱收购 EA,不如继续沿用将 IP 打包给其他公司打理的策略与合作方式,这样也没什么不妥。

总的来说,以上这些互联网巨头多有自身或是客观的因素无法同 EA 合作,至少近期不会,与此同时,EA 也不会去找非互联网的实业巨头,他们对于游戏的认同感不高,还会因为实体行业自身复杂的架构而变得畏手畏脚。

那么,关于 EA 的收购,还有更合适的人选吗?我想名单上还有一家匹配度很高的企业。

最适合的,还是亚马逊

除了以上这些有可能出手的巨头,我认为收购 EA 这事,最合适也最有可能的还是亚马逊。

亚马逊有很多和 EA 合作上的优势,其中最大的优势便是其涉及游戏行业的时间最晚,他在游戏领域没有太多的沉没成本。实际上,亚马逊在 2016 年就已经搭建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负责人是曾在亚马逊图书部门工作多年的迈克·弗拉奇尼,但很可惜这是个外行人,今年 3 月份正式离职后至今,他都没有在游戏圈里闯出什么名堂,前几年发行的几款产品也相继失败,唯有自研的《新世界》算是砸出了一些水花。

亚马逊对进入游戏领域是有野心的,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曾经表示想将游戏做成公司最大的娱乐类别,但运气和实力还差了那么点。《新世界》和《失落的方舟》这两款亚马逊近期发行的游戏品质都还不错,但是 bug、优化、游戏外挂与机器人脚本等运营问题都展现了他们在运营上空缺的一面。

毫不客气的说,亚马逊或许有强大的金钱力量可以自研或是代理,但却无力弥补游戏运营上的经验,因此寻找一个专业团队来做专业的事,是亚马逊踏足游戏领域的最好方式。亚马逊在花了数十亿资金与数年的努力后,如今应该也认识到自己在游戏行业内的不足,坐拥万亿市值的庞大公司,不需要什么事都自己亲力亲为,看清自己的位置,做一个给钱人就好。

而另一方面,EA 则刚好需要收购者的「放权」,他们期待收购者只提供资金与资源上的帮助,但对于如何做游戏,做什么游戏,怎么运营游戏这些必须得自己来。此外,对于 EA 来说,亚马逊有着一流的云计算能力、顶级的仓库、运输管理能力、还有世界最大的网店,无论是实体游戏的售卖还是依靠亚马逊作数字分发平台,都能很好地助力自己。就比如在《战地》、《FIFA》等游戏首发时,面对亚马逊满屏的游戏广告,很难不冲动性消费。

▲亚马逊上的广告位也可以是 EA 的宣发内容

一个要钱要权来保证自己能够稳定地产出游戏作品,一个愿意放钱放权需要可持续的游戏内容成为公司的新发展方向,两者意见相投,我想,剩下的只是价钱的问题。

就像去年菲尔·斯宾塞在动视暴雪出现丑闻后,需要重新「评估」与动视暴雪的关系一样,EA 现在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来拉高自己的估值,因此这一年对于 EA 来说可谓十分关键。

在我看来,EA 已经摆明了态度,他们乐意自己被巨头收购,但条件并不简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微软、苹果、谷歌、迪士尼、Meta 都有着各式各样的原因无法与 EA 达成并购合作,只有亚马逊这家高层有意愿涉足游戏领域但还不深的企业,合作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不过,万物都是在变化中向前走着的,EA 当然也有可能因为价钱问题谈不拢与亚马逊分道扬镳,继续寻找下一个更好的机会。而在玩家视角中,在这一场疯狂的收购潮里,我们也只能在台下静静地看戏,借用前巴塞罗那主教练巴尔韦德的名言,「就让我们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吧」。

标签: 收购狂潮之下 最终会花落谁家丨篝火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