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娱乐聚焦 >

北京人艺话剧《雷雨》新一轮演出圆满收官 随时代发展赋予经典更深理解

“不愧是经典!从剧本到表演,都值得细细品味。”2月17日至26日,北京人艺经典剧目《雷雨》在首都剧场圆满完成又一轮演出,凭借始终如一的品质赢得了观众的肯定。重排导演顾威坦言:“《雷雨》不是一代人的努力,它是几代人积累起来的。同时它也是随着时代发展的,加入了我们逐渐变化的理解。”

《雷雨》剧照。记者 方非摄

每一句台词都还原年代味道


【资料图】

作为今年上演的又一部舞台经典,《雷雨》一直以来都被誉为北京人艺的“压舱石”,自1954年首演至今已经过了69年,累计演出600余场。

因《雷雨》与话剧结缘、1989年起成为继郑榕后北京人艺又一位周朴园、再到后来担任《雷雨》的重排导演,顾威的艺术生涯与这部作品紧密联系,见证着这部话剧数十年的发展。在他看来,曹禺原作的样貌便已足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现代美学思潮发展下,原作中“人性的挣扎与呼号”的命题愈发凸显,而北京人艺对《雷雨》数十年来的现实主义化处理与这样的命题可谓相得益彰。

经典代代相传,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观众。“《雷雨》的经典地位,是靠观众一张票一张票验证出来的。”同样担任重排导演的王斑认为,“《雷雨》的创作过程需要大家心静下来,人物关系要把持好,整体节奏要漂亮,语言更是要准确,去还原年代的味道。”“排练时的一句台词,比如‘你听清楚’就不能说成‘你听清啊’,一字之差,味道就会不同。”

在排练过程中,王斑将这部作品的方方面面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达给年轻人们,对于他而言,这便是自己作为人艺演员的义务与责任。

演员对角色把握更加准确

近年来,随着剧中演员的迭代,《雷雨》一步步进行着舞台上的传承。

“这个戏越演越难。”饰演蘩漪的张培表示,这个戏不是简单的感情纠葛,内涵非常深刻,而自己通过演这个戏,审美提高了,所以会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总在想,怎么还可以更好。演多久,就要调整多久,这就是它的魅力。”

青年演员周帅从首次饰演周萍至今已有两年时间,对于角色内心的把握更加充实,将大少爷的懦弱与无奈演绎得更加让人同情。他对这个人物有着自己的解读:“以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周萍,对于他的种种行为会产生理解上的误区,这便更需要我们以剧中设定的情境入手,去正确、客观地看待他的情感状态与处理方式,他也是大环境压迫下的一个受害者。”

扮演四凤的伍宇辰柠以纯洁美好的舞台形象示人,增添了美好毁灭的悲剧色彩;观众熟悉的演员吴珊珊饰演鲁妈一角,她演绎的这一女性形象更加坚韧;何靖饰演的鲁贵,一改这一人物以往给人的印象,强调了父亲的身份与对孩子的感情;金汉饰演的鲁大海,在热情鲁莽的同时,又具有青年人的冲劲儿;赵正添饰演的周冲,单纯善良,给人以美好憧憬。

剧中部分人物解读作出调整

要就戏演戏,要就戏演人,是导演对演员提出的要求。顾威强调,人是第一位的,塑造鲜明深刻的人物形象,并不是老生常谈。“曹禺先生写这个戏,里面有生旦净末丑,非常的民族化。八个角色,每一个在舞台上都有血有肉,因此要将人物扎实塑造好。”

此次《雷雨》再排演,对剧中部分人物解读也作出了调整,赋予其更深的理解,“鲁贵这个角色,他不是反面的。周朴园是父亲,他有他的方式,鲁贵也是父亲,他也爱孩子,所以要从人出发。”

除了在人物理解上下功夫,主创们对舞台上的每个细节都还在进行着反复推敲,最后一幕周萍自杀时枪响的位置,就重新做出了调整,让观众听起来与剧中实际发生的空间更吻合,同时也增加了电铃等声音,更加符合剧中的年代特征。(记者 李俐)

标签: 美学思潮 北京人艺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