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电视 >

谈谈音乐剧《赵氏孤儿》的改编

徐俊导演创作的音乐剧《赵氏孤儿》在上海、杭州、苏州等15个城市演了43场,场场爆满,且观剧大多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这确实令人欣喜。

《赵氏孤儿》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最为经典的剧目,几百年来不同剧种都演过。光保存下来的版本就有100多个。近年来,京昆、越剧、电影、话剧甚至木偶剧都仍在不断改编,把它重新搬上舞台。可见其戏剧魅力的经久不衰,不是许多新剧可以达到和超越的。徐俊导演或许深知传统戏剧的奥妙和局限,这次用年轻人喜欢的音乐剧作为媒介,把一出伟大的中国戏传递给了年轻一代,让他们感动,让他们对人性的叩问有所思索,这便是最大的成功。

音乐剧以歌舞的形式表达为主。但在《赵氏孤儿》在这部剧中,紧紧抓住观众的相信仍是戏剧本身的故事和人物的矛盾冲突。徐俊导演这次改编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加入了两个孩子的视角。首先是被杀婴儿的幽灵自始至终伴随着父亲,对父亲为完成公主托孤的承诺不惜牺牲儿子生命提出质疑:难道对自己儿子的爱和抚养不是更大的承诺么?这一质问是有震撼力的,不仅加深了对主角程婴人性的挖掘,也对原作主题的深化做了现代性的探索。另一视角是长大后的赵氏孤儿,他了解了真相,面对养父爱恨交加,最后逼养父自杀不成,怀着恐惧一刀杀了屠岸贾,既报了杀父之仇,也解了杀婴之痛。所以唱词中把他称为“屠杀之子、复仇之子”也是颇有深意的。这样的改编在之前的剧种都没有过,这是音乐剧《赵氏孤儿》对这出中国传统经典剧目的创新之处。

当然,作为一个成熟的作品来看,这个剧还是有些地方值得商榷的。全剧3个多小时显得太长。尤其是下半场,“画廊回顾”“禁宫见母”似无必要,有重复、累赘之感。由于下半场主要的戏集中在赵氏孤儿身上,程婴反而成了配角,只是在最后哭坟时再拉回强化一下。整个戏似讲了两个故事:上半场是程婴重承诺舍子救孤;下半场则是赵氏孤儿寻根复仇。两者之间在结构上显得有点松散,戏剧矛盾冲突也缺乏有机统一。主角的游移使得主题也不够清晰:究竟是要探索程婴重承诺而弃子的伦理命题,还是要表现赵氏孤儿克服恐惧刺杀养父的复仇心理?从几百年来《赵氏孤儿》的改编来看,无论怎么改,程婴的主线始终没有变,戏剧的矛盾始终围绕程婴展开,程婴内心的痛苦、冲突也是最打动观众的地方,也是各剧种唱词最为用功、出彩的部分。这说明中国民间看重的是一个草泽医人重承诺的故事,而不是“王子复仇记”。正如已故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所说,中国的戏剧有大传统和小传统,大传统就是中国人的伦理、道德、价值观。显然,中国人观念中并不很看重复仇。海外有些评论家把《赵氏孤儿》比作“东方的《哈姆雷特》”,其实并不准确,他们仅仅把程婴的戏当做了一个过程,忽视了这个悲剧的震撼力与《哈姆雷特》的不同之处,说明他们并不真正懂得中国文化。

近年来,有些剧作对《赵氏孤儿》的改编有意突出赵氏孤儿,把他作为主角,程婴则成了一个无法操纵自己的小人物。这种创新对一部经典传统剧可能会有伤害。在如何弘扬传统和创新的问题上还是需要好好思考、讨论。期待音乐剧《赵氏孤儿》能越改越好,在传承的路上结出硕果。

标签: 赵氏孤儿 音乐剧 城市 场场爆满

精彩放送